见山是山,见山非山,见山还是山

思维

 

「见山是山,见山非山,见山还是山,这一句话是佛教禅宗修行的三种境界语。初修的时候,对现象还有执着,有喜厌取舍的分别心,认为所有的现象都是真的,故言「见山是山」;第二阶段修行得力时,开始发现所有现象的虚幻性,所以叫做「见山非山」;到了最高境界时,会变成「见山还是是山」,但并不表示他又退步回到最初的境界。

 

全世界的国家,虽然推行叫人不抽烟的健康意识广告,一般效果都不理想。这类型的广告离不开告诉群众抽烟的「坏处」,而且是以恐吓性质为主。

 

国外一些叫人戒烟的公共广告让你可以看到很多恐怖画面,如一个健康美丽的小姐,看着镜了,忽然间变得老态龙钟;或者拍摄一些因患喉癌而喉咙声带被切割的人,用一个发声机压住喉部,在电视上用很沙哑的人声结合机械声音,呼吁人们不要好像他一样,因为抽烟是能够致癌杀人的;有些还拍摄出血淋淋、被抽烟所破坏的肺等等。

 

烟草公司的广告是针对少年人而设,所以散播抽烟是「酷」的形像,因为他们知道十多岁就开始抽烟的人将会变成永远的烟民。过了二十多岁还不抽烟的话,通常就永远不抽,若父母抽烟,青少年抽烟的几率增加百分之二十六;若青少年有两个或以下的朋友是烟民,他抽烟的几率将增至百分之一千(1000%);若有三个朋友是烟民,他抽烟的几率增加至百分之两千四百(2400%)。

 

青少年不是不知道抽烟的坏处,只是广告和媒体所间接带出抽烟的好处--「酷、有性格、像成人」对他们来说会更重要。

 

不抽烟的人根本就不需要理会这类广告的恐吓。教人不抽烟的广告,只会提醒本来就不抽烟的人,继续相信不抽烟的理念。

 

不抽烟的人就是「见山是山」,他看到抽烟的坏处是真的。那么抽烟的人难道不知抽烟的坏处吗?

 

烟民想法是:「知道啦!知道啦!我已经知道抽烟可能会有什么后果。但,拜托拜托,请不要让我去想这一个这么令人担忧的后果,好不好?」所以他们的「眼睛」会尽量的不看这种广告。

 

见山非山

 

但是,已经抽烟成习的烟民若不断的遇到这种广告,身边的朋友又不断的跟他讲抽烟的坏处,他就会开始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

 

他们不否定广告上的资讯,但他们的心里是这样想的:你逼我的眼睛看的话,我就让我的「心」看不到。他们会有一种「心不见为浮」的侥幸心理,选择性的把信息过虑掉。

 

这时他开始进入了「见山非山」的境界,他认为抽烟的「坏处」不一定完全是真的。就算是真的也未必发生在自己身上,他们会跟你说:「你看邓小平十多岁开始抽烟,而且还一天到晚不断的抽,甚至在开着国家大会时也烟不离手,他九十二岁才死,比那些吃素又不抽烟的和尚更长命。」

 

见山又是山

 

你若再灌输多一点这一类「恐吓式」的资讯,这个烟民以后将会对这一类的资讯产生更大的免疫力。到时候他们的合理化境界更高,通常是:「我们又不是圣人,做男人的一定会有嫖、赌、饮、荡、吹的其中一样嗜好,我又不赌,又不吸毒,也不会对不起太太,已经是很不错了咧!如果甚么癖好都没有的话,活着又有甚么意义?」

 

这时,他到达了「见山还是山」的至高境界,他不但知道,而且还坦然的接受了抽烟的坏处。抽烟的害处将是他生命中接纳的一部份了。

 

到了最高境界的「烟行者」,就是否永远戒不到烟呢?也不一定哦!

 

例如,若「烟行者」咳嗽咳出了黑血,然后医生告诉他他得了肺癌,他就会开始另一段的三种境界。

 

癌症病人的三段境界,次序有点不同,即「见山非山,见山是山,见山还是山」。

 

第一阶段是「否认期」(见山非山),然后是「悲伤愤怒期」(见山是山),最后才进入「接受期」(见山还是是山)。从「接受期」开始,病人才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而积极寻求解决方法,或者坦然接受自己将面对死亡。

 

所以不要以为越恐吓你的客户、下属或孩子,就能够越奏效。有时候就算你恐吓的例子是事实,你的客户也接受你所恐吓的例子是事实,但接受是一回事,痛不痛又是另一回事。

 

会思考的你才是真正的你

QQ/微信:18503008957

自媒体QQ群:439478503

新作品《销售任何产品的秘术》

VIP影院
销售任何产品的秘术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